齐鲁综合
  
开放合作,与世界共享山东机遇
来源:大众日报·海报新闻 时间:2020年1月7日 

2019年,是山东对外开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上合示范区产业创新与政策部部长贾存玉所虑所想,都是“如何将国家战略的开放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中国银行烟台自贸区支行成功叙做全国首笔“单一窗口零单据”出口保理融资业务;“齐鲁号”欧亚班列正式跨入“千列俱乐部”……

一个个历史节点、重要事件、关键人物,汇聚成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磅礴力量。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之时,山东通过不断加大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努力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展现山东担当、山东作为,一个对外开放新高地在海岱齐鲁蓄势隆起。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上合示范区欲做样板

2019年12月18日,在位于上合示范区上合服务中心8楼的办公室里,青岛金控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总监纪璇正忙着和同事们开会讨论上合自贸城的推进情况。

进驻上合示范区之前,这家企业长期从事和俄罗斯的林浆贸易。如今,借助上合示范区的东风,企业希望把贸易拓展到大部分上合组织国家。

“比如哈萨克斯坦的农产品、俄罗斯的食品、巴基斯坦的玉石工艺品等都是我们正在对接的贸易方向。”纪璇介绍,“公司规划的上合自贸城也已开工建设,在这里不仅是单纯的贸易买卖,还包括文化交流、风情展演等,是与上合组织国家更多层面的展示、交流、融合。”

在纪璇的规划里,上合自贸城将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间最大的贸易综合体,这样的底气来自于上合示范区作为国家战略的“磁吸效应”。“我看好项目的前景,也看好上合示范区的发展。”纪璇说。

据统计,2019年以来,上合示范区已开工嘉里物流、德国汉普森等24个总投资约183亿元的项目,储备在谈项目60个。

对于上合示范区产业创新与政策部部长贾存玉来说,企业的认同感是过去一年上合示范区的一大变化。贾存玉告诉记者,他最近一段时间每天至少接待两拨客人,从央企到地方企业,从金融到文化教育机构等,都对示范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在贾存玉看来,上合示范区是一块试验田,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同样前所未有。他的所虑所想都是围绕如何“将国家战略的开放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贾存玉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一带一路”全景地图。贾存玉说,闲时研摩地图能让他系统、直观地了解“一带一路”及上合组织的历史和意义。

当前,山东正在搭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国际合作新格局。“上合组织国家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内还没有哪个区域敢说自己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样板,而上合示范区有这个潜力和实力。”在贾存玉看来,建设上合示范区将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实践。

几组数据勾勒出山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新轮廓:去年1-11月,山东与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同比增长15.4%,高于全省整体增速10个百分点;对沿线国家实际投资105.1亿元。

申报材料从一扌乍厚到几页纸

企业“抢滩登陆”山东自贸区

“只是出具了一份业务授权书和业务清单,提交申请短短三个工作日,就拿到了500万元融资,解决了我们的融资难题。”在谈到中国银行自贸区支行推出的“单一窗口”出口保理融资业务时,烟台胜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直竖大拇指。

胜地汽车是位于烟台开发区的一家出口型企业,主要生产汽车刹车盘、刹车片、飞轮等汽车零部件产品,下游客户遍布欧洲、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公司订单数额的快速增长,资金需求不断加大。在中国银行走访调研中,企业提出在出口保理融资业务中简化流程的需求。

所谓出口保理融资,通俗讲,就是出口商将有关单据转卖给保理商(银行),从而取得资金融通的业务。“胜地汽车与下游客户一般签订总的订单,但是需要分批发货,单笔出口金额小、单据笔数多,业务材料难以一一对应。”中国银行烟台自贸区支行客户经理徐忠霞介绍,企业的合同、发票、报关单、提单分属销售、跟单、报关三个部门,导致客户在叙做出口保理融资时需不同的部门提供大量的纸质单据,工作量很大。

“各类材料加起来有一拃厚,近20厘米。”徐忠霞告诉记者,企业经常因为业务材料繁多,难以根据银行的要求提供全套业务背景资料,使得业务无法叙做,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从去年6月份开始,我们就着手研究‘单一窗口’出口保理融资。银行基于‘单一窗口’在线获取交易背景信息,减少企业所需准备纸质材料的数量,提高了业务审核效率。”徐忠霞说,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为金融业务创新按下了“快进键”。

通过与海关系统对接,实现流程再造,银行可以直接从海关在线获取企业的相关交易信息。现在只需要企业提供一份业务授权书和业务清单即可,纸质材料从一拃厚变成了几页纸。这不仅是自贸区烟台片区的金融创新,也成为中国银行的全国首笔“单一窗口零单据”出口保理融资业务。

上例是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创新的一个缩影。聚焦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山东自贸区建设全面起势,112项试点任务落实落细,政策红利持续释放,5720家企业落地,其中,济南片区3054家,青岛片区1203家,烟台片区1463家。

“齐鲁号”全年突破1000列

成山东对外开放“加速器”

突破1000列!2019年12月20日上午,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齐鲁号”欧亚班列从济南南站发运第1000列,标志着山东省欧亚班列正式跨入“千列俱乐部”,年开行量跻身全国前四。

从一开始无人问津,到现在货物越来越多,趟趟爆满。这一改变的出现始于欧亚班列的整合。

山东高速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颖向记者介绍,“齐鲁号”欧亚班列开行前,山东省的欧亚班列存在运营主体多、统筹发展力度不够,省内货源恶性竞争、货源流失严重等问题。

2018年10月,山东省决定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全省欧亚班列,并命名为“齐鲁号”,通过采取“整列始发、零散集结”运输组织方式,由省级平台统一调度全省10个到发站,就近集结进出口企业货源,成列后整列发运,日均开行频次从去年的1列提升为3列,周开行量最高达34列,实现了班列常态化运营。城市之间点到点班列线路由原来的12条增至30条,可以直达“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41个城市。初步建成东连日韩、西接欧亚、北至俄罗斯、南到东南亚的海铁联运国际物流大通道。

针对鲁企货物出口的个性化需求,“齐鲁号”还专门开行“设备专列”“物资专列”等定制化班列26列,专项服务潍柴、海尔、海信、玲珑轮胎等省内企业。“最多可节省一半的运输时间,大幅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提升了‘山东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刘颖说。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齐鲁号”已成为山东对外开放的“加速器”。去年12月初,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山东高速联合省内大型企业与日韩港口、物流企业签署中(鲁)日、中(鲁)韩国际大通道框架协议,“齐鲁号”欧亚班列日本营销中心正式揭牌,为山东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迈出坚实一步。

近年来,在扩大开放的号角下,山东肩负着诸多国家战略和改革试点。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用好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战略平台,深化与日韩交流合作,稳旧拓新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对外开放走深走实。

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2020年,山东省将高点起势建设自贸试验区,加快建设上合示范区,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贸稳中提质,扩大高质量招商引资,深化与日韩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经贸合作,筹办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构筑高水平开放平台,助力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代玲玲 白晓 从春龙 方垒)

【编辑:柳云】

[返回]

上一篇: 我省出台措施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
下一篇: 山东省饭店协会成立“两委员会”助推鲁菜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