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玉润太古音 琴心一片情
来源:齐鲁环境网 时间:2015年1月9日 

——记中国知名古琴演奏家斫琴名家茅毅先生
                      

    (特约记者  董衿希) 茅毅先生祖籍山东,毕业于日本中部乐器专门学校钢琴调律专业及南京艺术学院作曲与理论专业。高级调律师,中国琴会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诸城派第六代传人,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自幼随祖母即诸城派琴家(诸城派第四代古琴大师詹澄秋先生之大弟子)高松如先生习奏古琴。自一九八六年起又师从广陵派第十一代古琴大师梅曰强先生学习广陵派曲目。今人将茅毅先生评价为“如大历诸子,声明显著,所作如子昂书法,平淡天成,又潇洒内蕴。”那么,茅毅先生之琴艺为何获世人如此之高的评价?广陵派与诸城派古琴源远流长,又有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带着疑问,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书香世家 与琴结缘


    茅毅先生祖籍山东济南,祖父茅受延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弟子,祖母高松如是诸城派第五代传人,诸城派第四代大师詹秋澄先生入室弟子(詹公亦是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先生的国文教师),父亲茅原教授是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教育家,母亲黄家燕女士是中学美术老师,师从画家王个簃。


    年少的茅毅经常听祖母讲述老家的事情,据她回忆,在济南,除按察司街外,茅家在芙蓉街、高都司巷尚有祖宅,属于世家大族,书香名门。家中藏书颇丰,其中以雍正年出版,完整的《古今图书集成》最为珍贵。


    茅毅出生在上海,七岁时,他从收音机里听到古琴婉转悠扬的音乐,被清丽自然、悠远苍劲的琴音所陶醉,从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他每日对着家里墙上的古琴心驰神往,每次听祖母的演奏也是如痴如醉,多次央求祖母要学习古琴,祖母却总说“学古琴没有饭吃”。之后,父亲把他转学到南京读小学,整日生活在南京艺术学院大院里的茅毅虽然跟随张靖平教授学习小提琴,八岁又跟随钢琴演奏家叶惠芳教授学习钢琴弹奏。但是,他的内心却依然对古琴情有独钟。终于,在他的坚持下,祖母答应了他的恳求,自十岁开始,祖母成为他学习古琴的启蒙老师。


    “祖母不但教授指法,识谱、口诀,还讲一些人文典故,听起来总是那么趣味盎然,在言传声教的熏习下,不知不觉八载过去了。”茅毅先生回忆说“随着祖母年事以高,已不能再教我古琴,1986年祖母不幸中风在床,我又幸运地拜师经常来我们家抚琴的金陵古琴名家、广陵派第十一代传人梅曰强门下,潜心研习古琴演奏。”跟随梅曰强老先生学琴的日子里,茅毅经常借梅老的琴谱抄摘,听梅老讲抱琴入眠,古琴音色会更温润,他就每天晚上抱着宋琴“松雪”而卧。随梅曰强老先生习琴十二载,不知不觉学琴二十个春秋,到目前为止茅毅的琴龄已经三十六年。茅毅笑言,有香港的琴家戏称他是“年轻的老琴家”,而古琴也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就这样,茅毅成为诸城派第六代传人,又成为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2006年,为纪念祖母高松如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出版了首张古琴专辑《松涛》,集合了诸城派的代表曲目。2008年,为纪念恩师梅曰强先生冥寿八十周年,出版了广陵派古琴专辑《疏影》,并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仕子雅音 源远流长


    尽管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文化中,就有了古笛的声响;尽管在辉煌的夏商青铜国度中,钟磬合鸣,鼓声阵阵。但是在文人仕子的心中,响彻最久最为彻底的还是一片琴声。其郁结在琴中的一片情结或然可称为“琴心”,所以古来有雅士“无故不撤琴瑟”。史籍中关于古琴的演奏家更有师旷、师襄、甚至仲尼、邹忌等。中国的古琴文化,也是中国的仕子之魂,体现文人的风骨品格。


    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也是本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古琴发明有3千年以上历史,传说有伏羲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在儒家经典《诗经》中就有很多关于琴的诗句:“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椅桐梓漆,爱伐琴瑟”,“琴瑟在御,莫不好静”,“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等,足见其历史之悠久。


    其他关于琴的早期记载还见于《乐记》,《战国策》等。《礼记乐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初为5弦,汉朝起为定制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19世纪20年代,至近代,为了与其他“琴”类乐器区分,所以称为“古琴”。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5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了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艺术名列其中。

自古齐鲁为礼乐之邦,大批彪炳青史的杰出人物,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齐鲁文化,齐鲁琴学亦相当兴盛。在明崇桢九年(1636)到清康熙十五年(1676)山东曲阜出现了以孔子六十六世孙古琴家孔兴诱(字启正)为中心的一大批琴人,其中见于记载的就有百人之多。演奏曲目多样,流派纷呈。近两百年来,山东诸城县又形成了一个以王氏琴家为中心的古琴流派——后人称之为“诸城派”或“琅琊派”。


    古琴伴随这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爱好者,虽然经历了数不尽的浩劫和灾难,但古琴艺术没有消亡。民国时只有二百多人在演奏,解放初期时已不足百人,而目前大约百万人在演奏。经过几千年的大浪淘沙,淘汰了大量传统乐器,《诗经》中和古琴同时代的瑟,在今日已难觅踪迹。而古琴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逐步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这是古琴艺术的特殊之处。


                   修复名琴  再奏辉煌



    清道光年间的王冷泉、王心源,还有清末的王心葵被誉为“琅琊三王”,他们以风格别致、独有琴操而形成了“诸城派古琴”。其制作使用的“玉润鸣泉”,漆光晶莹,纹理佳妙,质兼四善,世所罕见。“玉润鸣泉”有文字记载:“此琴为仲尼式,通长137厘米,肩宽24厘米,尾宽16.7厘米,厚4.5厘米,琴身髹黑漆,纹似冰裂。金徽,玉轸。”


    寻找“玉润鸣泉”是茅毅祖母高松如女士临终嘱托,多年来,茅毅一直没有忘记,他四处寻找,但“玉润鸣泉”却一直下落不明。茅毅说:“我寻找这张古琴的下落,既不为名,也不为利,为的是了却诸城琴派传人毕生的心愿。”


    直到2010年3月,茅毅接到消息称“玉润鸣泉”在青岛被发现。他闻讯喜出望外,立刻赶到了青岛,当看到藏家手里那张残破的古琴时,激动地说不出话来。“玉润鸣泉”古琴早已残破,琴体配件也不知所踪,但“玉润鸣泉”四字还依稀可见。茅毅以重金购下,奉为至宝。他说:“要对琴好点,它受了不少罪。”


    返回南京后,茅毅就开始着手对“玉润鸣泉”古琴进行修复。古琴修复期间,正值盛夏,为了保持室内湿度,工作室里不通风,也不开空调,茅毅每天挥汗如雨废寝忘食地忙碌。“不仅修旧如旧,还要弹奏如新。”茅毅将此作为修复“玉润鸣泉”的目标。他说,“这张古琴损毁的程度之大,是我第一次遇到,所以工作量非常大。其脱落的护轸已经无处可寻,就必须重新找接近的料来配上一致的。”为了使复原的琴最接近原貌,修复古琴所用木材必须同种木料,就连它们的年代也必须尽量接近,茅毅和学生们四处寻找旧家具。


    古琴的用料主要是松软的桐木和梓木,能保存千年,奥妙就在上漆。进入上漆工序后,对漆过敏的茅毅怕学生没有经验,毅然亲自出马,整天泡在油漆熏染的房间里一遍遍地上漆、打磨,他双手浮肿、痒痛、但他却说,这是值得的。


    就像歌唱家们天天练嗓一般,古琴长时间不用就会弹奏不出音来,需要每天不少于4小时的弹奏,来将古琴的音色“唤醒”。补完漆后,茅毅为“玉润鸣泉”古琴安了24K金的徽,并迫不急待地上了弦,开始通过弹奏重新“唤醒”古琴。经过近半月的“醒琴”,这张流传百年的古琴,琴音逐渐被调试到较佳状态,与阮琴相比,亦为同类音质。


                 古法传承 斫制古琴

     深爱古琴艺术的茅毅,家藏老琴数十床,常携松雪(北宋)、秋水(南宋)、天风海涛(明)等名琴与弟子同好演奏交流,举办雅集、演奏会等文化交流活动。在古琴品鉴与斫琴方面,他遵循传统,古法斫制,力追唐宋;纯鹿角霜灰胎,天然精炼大漆反复髹饰打磨;所制之琴,承持温劲内敛、恬淡冲和之音,不求空大外扬、华丽浮泛之响。其琴,抚之如玉、宝光内含;其色,素素穆穆、沉静内敛;其声铎铎、又似珠玉入盘、清润灵动。2013年,藏家评价茅毅亲斫之琴为“最有文人气韵的制琴:形美,意美,声美,三美俱全。


    所做“仲尼式”有宋唐琴韵之风骨,温润似玉,线条简捷流畅、含蓄大方的造型中体现儒家思想的中庸内敛的风格,音质中正平和,清吟淡远。仲尼式古琴在历朝历代中最为流行,变化也较为丰富,小仲尼式古琴是从仲尼式演变而来,器形更加优美,音色透润清越,有元明清韵之风骨。


    茅毅多年奏琴斫琴,为古琴的发展做出贡献,并常年坚持公益活动。目前,已在全国各地举办义演五十多场,也有为帮助白血病人的慈善义演,捐赠仁德基金会手斫古琴一床,拍卖二十一万元善款用于慈善事业。凡穷学生及僧人来学琴分文不取,至今已赠琴二百多床给学生。从2007年开始,在诸城派发源地,诸城建设古琴教学基地,辅导诸城古琴传习人。现在,设在文化路小学的云雪堂诸城古琴教学基地,有古琴60余床,其中捐赠十多床,琴谱一百五十多种,CD二百多盘,五六年纪近千人参与到古琴的学习中来。并在诸城另设“云雪堂古琴传习所”面向社会,已拥有固定学员60多人。2013年全国中小学生联欢晚会,小学生钟珊携12名文化路小学学生参加演出,引起强烈反响。使诸城这块古琴发源地绝响多年的古老琴音再度回响在这块土地上。





                                                                  【编辑:赵洪海】


[返回]

上一篇: 三专家评:中国文学之路在何方
下一篇: “同乡情”迎新春书画展将在济南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