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三专家评:中国文学之路在何方
来源:齐鲁环境网 作者:董衿希 时间:2015年1月9日 

    

    中国文学经历了千年时光的沉淀,如今在时代因素的促动下散发出别致的魅力,当今时代,中国文学的热点既有关于经典的解读,也有题材方面的文学创意的革新,以及文学产业化的趋势。但是,二十一世纪以后,文学所要面临的阅读形式的改变,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学对严肃文学的冲击,商品经济中人们信仰的缺失对于纯文学审美价值的偏离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阻碍。那么,中国当代文学之路究竟该怎样走?多元化信息时代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中国文学当前的困境又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中国作家、评论家,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中国文学当今的发展和问题。

 

刘玉民:当代文学的发展之路

 

    刘玉民,山东省文联第七届副主席、济南市作家协会原主席。著有长篇小说《骚动之秋》、《羊角号》、《过龙兵》等,长篇报告文学《都市之梦》等。其散文代表作有《星条旗为谁而降》、《穿越生死线》等。作品多次获奖,长篇小说《骚动之秋》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最初被叫做传奇,《一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就是古代传奇小说。这也可以看出,“传奇”古来已有。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大多具有传奇特点。文学作品是供人们阅读的,人们的生活大多平庸,渴望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更新奇的体验或满足。此外,眼下传媒已经达到无奇不有无缝不入的程度,小说如果写不出非同凡响的故事将失去意义。这对于作家不可谓是一种挑战,传奇或许是应对挑战的一种选择。

    艺术贵在创新,艺术的创新一旦停止,作家的生命也就停止了。作家要甘于寂寞,这取决于作家的心态。而创作本身却有另外的标准。创作创作,创新之作、创新才作,标新立异是作家的责任。

    凡是艺术都有色彩,没有色彩的艺术算不上好艺术。《英雄》、《十面埋伏》渲染了大篇幅的色彩。可是,一首好诗或者一篇好散文也是处处有色彩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就是一副美丽的图画。《泰山日出》、《荷塘月色》带给读者的是绚烂而美好的感受。小说也是如此,小说的色彩更多地体现在生活的斑斓独特,空间的辽阔高远,人物和性格的丰富鲜明上。

    时代的变迁以及环境的演变,都使得中国文学遭遇到诸多的现实困境。首先,网络文学的迅速崛起,给文学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网络平台给予人们更多表达想法,接受信息的机会,网络文学逐渐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网络文学的蔓延速度极快,所表达的内容形式更接近青年人的心理预期,因此拥戴者众多。特别是近年来博客、微博等网络传播媒体的兴起,更加促成了网络文学的兴盛。网络阅读已经超越了图书阅读,成为占有率最大的一种阅读渠道。无论在表达方式或者阅读习惯方面,网络文学都对传统文学范式构成了冲击。

    其次,人们对于任何伟大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总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和不同阐述。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不分时代和国界的,它永远为我们指引方向,充实和抚慰我们的心灵。作为一种艺术再造的实践活动,阅读,具有时代化和个性化。所谓“慷慨者拟声而击节,蕴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足以说明不同性格习性的人在阅读中的喜好也不相同。优秀作品内在意蕴的丰富性是影响文学作品主题解读的多元化首要因素。

    再次,文学创意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联性愈发明显。这个新学科的诞生,也会对中国文学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如果作家是可以培养的,那么创造文学艺术的个性是否会消失?”这些争论目前还没有定论。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文学创意学科的建立,意味着文学也将是经济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需要为市场经济贡献力量。这种意识将影响到文学从业者的创作思想,并间接关联到文学作品的呈现形态。

 

       李贯通:商业环境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李贯通,文学创作一级,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委员,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世纪80年代文坛鲁军代表作家之一。迄今发表200余万字文学作品,出版了《洞天》等14部著作。

    商业环境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存在现实,几乎制约着社会一切,就像土地、空气、水一样。这样的环境当然主导着文学生态,也必然使当今文学既有繁荣、热闹的一面,又有浮躁、孱弱的一面。

    商业和经济关乎人类的生存,但是商业和经济不能成为社会的信仰。信仰问题才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信仰的缺失或迷茫,是作家最核心的病灶。十年前,中篇小说《迷蒙之季》,发表前的题目是《恐惧的天空》。这篇小说写的是某个文化馆,从馆长到画家、诗人等所有的人都处在“恐惧”之中:恐惧被遗忘,恐惧贫穷,恐惧死亡,恐惧落伍……如今,我感觉患有“恐惧”症的作家更多了。

    还有部分作家放弃写小说而改写电视剧,原因有两条:第一是写小说有些无聊了,和他同龄的作家都在努力高产,写的都是身边那些事,一样的内容,一样的腔调;第二是写小说收入很多年没有提高,使得作者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

    文学作品需要的是“私人话语”,而不是“公共话语”。私人话语源自对生活、对生命独特的感受和觉悟,也源自学养,里面有真功夫。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越来越难做到对文学的精益求精,慢慢琢磨、逐渐沉淀、提炼笔力,并不是容易的事。当代文学大多是浮光掠影,随波逐流,更多表现的是个人私心,并没有对社会和人类更博大的悲悯与关注。

    文学生态的另一病灶是吹捧之风愈演愈烈,吹捧取代了批评。当今文学界盛行各种“座谈会”、“讨论会”,但是有真知灼见、回荡诤诤之声的屈指可数。作家辛苦写出一部作品,开讨论会无可指责,遗憾的是,与会者能读完作品的十不挑一。看内容提要、听别人发言,就有了谈质。评论者对作品充分肯定,尖锐问题却没有提出。我们承认,中国满腹诗书又独具慧眼的高水平评论家很多,然而,绝不逢场作戏的并不易见。人情关系、浮躁心态是当今文学界的新问题。

    说到文学的孱弱,主要成因是作家风骨的孱弱。太史公,嵇康,鲁迅,顾准,这样的文学大师已经难寻!攀龙附凤,投机取巧者到处皆是,像宋玉的“大王独有之雄风”,像皇帝的新衣,随处可见。大家都记得塞林格小说中的话,“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于是,“成熟”的作家多了起来。关于小说,这是一个独特的文体,不适宜歌功颂德。文革中走红的小说,图解政治,束缚精神,泯灭人性。真正的小说,于社会而言,其本质是批判的,以笔为刀,刮骨疗毒,壮士断腕。鲁迅的小说只有二十多个中短篇,然而为国家为民族,可谓“一门忠烈”。 

 

谭好哲: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谭好哲,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齐鲁文化名家。现任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理事及文艺美学委员会副主任。

    从总体上看,中国当代文学领域正展现出如下几个历史性变化趋势:其一,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以及文学艺术的世界化与民族化的关系问题更加突出,封闭自守的文学生产与消费格局已被打破,文化资本的跨文化跨国界流通成为常态,中外文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观视、相互竞争与日剧增。其二,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文学生产和消费的方式发生明显变化,不仅新媒体艺术不断涌现,而且文学与其它艺术生产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纸媒文学生产及其他一些传统艺术形式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其三,伴随着多元化社会关系构成和社会利益格局的形成,以往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人生和文化价值观念趋于解体、多向流转,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和审美价值的多元化日渐带来文学价值生产的多元化和文学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在这样一种文学“新常态”中,当代文学工作者面临着文化立场、媒介使用、民族身份、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的选择和定位,其创造性潜能的发挥,其生活广度与精神深度的历史建构,其时代性特质的确立与文学史位置的书写,都与这种选择和定位紧密相关。

    由于与西方社会体制的不同,我国的文学艺术长期依托于政府、作为文化事业部门来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体制的改革和消费文化的发展,中国的文学创作也逐渐由以前纯粹的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型,许多年轻作家更倾向于迎合消费市场的需要,这就导致文学艺术的文化身份日渐由精英性、精神性向大众性、商品性转化,艺术缪斯的身影已经从神仙宫阙跌落在凡俗人间,文学审美趣味的高雅日渐被流俗所取代。在当下,出版社和纸质媒介依然以出版经典和严肃文学作品为主,所以纸质媒介比网络媒介在文学形式和内容上都更精专,更具有文化和审美品味。相比较而言,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网络文学和一些新媒体艺术则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文学艺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如何保持文学艺术高蹈的精神追求,这就给政府主管部门出了一道时代性难题。当前的文学态势仍然是由政府出资供养专业作家,各级作家协会也推出了很多工作举措,如作家签约制的实行、文学奖的设置、重点作品扶持等等,以文学奖为例,茅盾文学奖的奖金高达五十万人民币,而鲁迅文学奖最近也调整到了二十万人民币。这些举措对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对培养文学新人、产生精品力作都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和一些新媒体艺术则被商业资本所裹挟。应该说,市场的作用不能小看,甚至需要借重,但政府的投入、扶持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利于保证纯文学的严肃性。在当今形势下,文学艺术不能全部归属于市场,它还必须保留一定的公益属性。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主文化,不仅要发展文化事业,也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二者是支撑文化发展道路的双轨道,缺一不可。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文化事业是公益性的,需要政府层面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是一种政府行为,应该着重的是其精神价值和社会效益而不是其商品属性和经济效益;文化产业是依据市场原则发展起来的,虽然也是要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的需求,但其生产和消费却都是一种市场行为,对于资本的投入而言,更多的盈利是其直接的追求。公益文化事业要集中体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体现人民大众最根本的文化权益,而文化产业则要考虑人民大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政府与市场合理推动,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轨道都跑动起来,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才能真正到来。






                                                                【编辑:赵洪海】



[返回]

上一篇: 山东29所高校“孔子学堂”授牌仪式在济南举行
下一篇: 玉润太古音 琴心一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