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能记得自己的童年,在一所有槐杨的操场上立着一栋矮矮的小平房,墙面刷的雪白,墙围子上涂着翠绿色的漆。每一年的春天,当阳光穿过树梢的缝隙时,鲜嫩的叶子就在干瘪了一个冬季的枝条上伸展出来,轻轻敲打着教室的窗户。操场上的红色砖瓦被太阳光扫过一遍后,全部都散发着金子一般的光彩,滑梯和秋千架就懒洋洋的矗立在每一块砖地上。
我的教室外面是老师在白墙上亲手绘制的美丽图案,那上面还贴着同学们的绘画作品。而在益康路上的普明国学幼儿园,就像我记忆中的校园。当我踩着泥泞的小路,转过一栋旧式的养老院,站立在幼儿园那张斑驳苍老的铁门前,曾经的童年就像一副画卷一般展开了。
推开铁门,里面是熟悉的矮平房,被太阳晒的暖洋洋的红砖上立着小小的滑梯,墙上手绘的荷花好像飘荡在碧波上,楼梯上的常青藤围绕着一组音符,还有孩子们画的苹果橘子挂在墙面上。孩子们在走廊里,楼梯上奔跑,就像我自己的童年在过去的时间里快乐的跑着。
靳琼老师非常年轻,穿着一件粉红色的外套,她的腿边总是紧紧跟着一个戴着棒球帽的小男孩,小男孩的高度只到她的膝盖。他不停的哭哭啼啼,喊着“妈妈,妈妈”。靳琼老师也不恼,任他抓着自己不停的叫唤。我摸摸男孩的头,问:您的儿子吗?不是的,靳老师笑起来,说:他刚离开母亲,还有点不适应。我们来到教室里,发现三岁的孩子们在玩积木,他们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副玩具,每个孩子都玩的很开心。黑板上题着几行字“冠必正,钮必结,凡出言,信必先”。靳老师与我一同去往二楼教室,小男孩依然不依不饶的跟随着,他渐渐止住了哭声,那双清凉的眼睛无限依恋的望着靳老师,靳老师于是环抱着他,搂着他,拉着他。小男孩来到楼上,开始欢快起来,他从走廊里穿梭来去,跑向每一间教室,探秘似得伸出他的小脑袋东张西望。偶然看到身边的靳老师不在身边,男孩的嘴角又要裂开来,眼里似乎蓄满了水将要流下,靳老师像是感觉到了,就慌忙回转过身,重新抱起他来。男孩重新回到靳老师身边,那嘴角就又露出笑颜。靳琼老师与男孩之间好像有一条看不见的丝线,不论她在忙什么,只要他一咧嘴,她便能感知到,无论她在哪儿,她必然能准确无误的找到他。这样的依赖和感应,也是我童年时与母亲相连的纽带。我的母亲也曾自豪的说过,无论我在哪儿,她都会“感觉”到我,靠着这感觉,她从未丢失了我。直到现在,当我心中有了某一种特殊的情绪,不用诉说,母亲都能凭她的感觉获知我的喜乐。当我的脑海中刚想起某种爱吃的食物,不需要表达,第二天母亲就会凭着“直觉”把这道菜摆上饭桌。我知道,母亲的这特别的“功能”就是爱,是融化在我血脉中的浓浓母爱。
普明国学幼儿园的老师们,她们是每一个孩子的母亲,每个孩子的喜怒哀乐也无不牵动着她们的心。当中午饭摆上餐桌,林丹老师会弯下腰为爱子们盛饭,孩子们伸出他们肉乎乎的小胳膊,挥舞着他们的小手喊着“林妈妈,林妈妈”。林丹老师笑眯眯的面对着孩子们,她说“妈妈给你们盛饭,慢慢来,慢慢来”。那一刻,坐在餐桌前的我,眼睛也有些模糊了,在朦胧中我似是见到了自己的母亲。我想起了自己坐在母亲腿边吃饭时的情景,她也是穿着这样家常的棉袄,手上端着热气腾腾的菜肴,她喊着我的乳名,她用勺子喂我吃米饭,她用温热的手擦拭我嘴角的菜渍······
当我在回忆中徘徊的时候,普明幼儿园的教学主任吴娜老师推门走进来,她对我说“哦!董老师,来到这儿就回家了,你一定多吃一点!”
是的,回家!这是多么动人的词语!我们的家都是这样普通,如同昨日泛黄的旧相册,充满了回忆和爱。在这相册里,记录了母亲的温情。母亲的手和眼睛,以及怀抱构成了童年的幸福光阴。母亲对我无私的爱,是我成长的根源,而普明幼儿园的老师们也用她们无私的爱,照顾着每个来到这里的孩子。
睡觉的床铺是简单整洁的,墙上依然是画着五颜六色的图案,一排排板凳和窗外的树影,让我久久不愿离去。因为我在树影下看到了六岁时的自己,在板床上见到了尿裤子的幼小的伙伴们。听到外面朗朗的书声,我循声而去,看到坐在孩子们中间的韩宁宁老师,她戴着套袖,穿着棉马甲,梳着短头发。她为读书的孩子拍打着节奏,刘华艳老师在旁边念着“曾子曰: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孩子们的声音很响亮,也很整齐。
在韩宁宁老师拍手的节奏中我见到了自己小学时期的盖老师,她总是剪着干净利落的短发,她戴着套袖,在清晨中踏着朝阳昂首走向讲台,每当我们在课桌上读书,她会用厚实的手掌为我们打着拍子。她看着我的时刻,那如水的眼眸中就像镜子一样投射了我自己的倒影,所有小小的身影,都曾在她如明镜般的瞳仁中闪亮过。而我的身影,此后又灿烂的闪亮在大学老师温厚的眼里,然后辉映在研究生导师们的目光中,这些眼神陪伴了我的青春,浇灌了我,养育了我。让我充满信心和快乐的度过了最美好的少年时光,正是这些眼神,让我的少年时代不曾虚度。
普明国学幼儿园的孩子们啊,他们此刻也沐浴在这样一双双充满爱的眼中,他们洪亮的声音宣告着他们的童年,是那么璀璨、阳光、而又欢欣。这预示着他们的未来,将会成长为充满勇气、责任、担当和自信的青年。
日暮斜阳晚,春寒风声紧。一天即将要结束了,我随杜老师一起坐上回家的车,当她把两个孩子塞入小型铁皮车里,小车颠簸着驶向大路时,我的脑中仍然回荡着朗朗的书声,还有那一年,那株挺立在小操场上的冠如华盖的槐杨。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编辑:洪海】
[返回]
上一篇: 方晋平书法艺术赏析(一)
下一篇: 家 是 学 堂